嵐粵語拼音超簡單教學 | 5分鐘學會嵐粵語拼音 | 嵐粵語拼音入門指南
最近發現一個超實用的工具「嵐粵語拼音」,對於想學廣東話的台灣朋友來說真的是救星啊!雖然我們平常講國語,但有時候看港劇或是去香港玩,聽到那些”唔該”、”早晨”總是一頭霧水。這個拼音系統就是把粵語發音用我們熟悉的注音符號標示出來,學起來特別親切,不用再死背那些複雜的國際音標啦。
先來看看嵐粵語拼音和我們熟悉的注音符號對照表,這樣學起來更有感覺:
粵語詞彙 | 嵐粵語拼音 | 國語意思 |
---|---|---|
早晨 | ㄗㄠˊ ㄙㄢˋ | 早安 |
唔該 | ㄇˋ ㄍㄞ | 謝謝/麻煩了 |
飲茶 | ㄧㄢˊ ㄔㄚˊ | 喝茶 |
巴士 | ㄅㄚ ㄒㄧˊ | 公車 |
其實嵐粵語拼音最厲害的地方是它考慮到台灣人的發音習慣,像”飲茶”的”飲”在粵語發音比較接近”ㄧㄢˊ”而不是國語的”ㄧㄣˇ”,這樣標註真的超貼心。我最近就用這個方法學了幾句常用語,去茶餐廳點餐時試著講”唔該,一杯凍檸茶(ㄇˋ ㄍㄞ,ㄧㄚ ㄅㄨㄟ ㄉㄨㄥˊ ㄌㄧㄥˊ ㄔㄚˊ)”,老闆還誇我發音很標準呢!
除了日常用語,嵐粵語拼音連流行歌詞都能標。像我最近在練唱陳奕迅的《富士山下》,用這個拼音系統對照歌詞本,終於知道”攔路雨偏似雪花(ㄌㄢˊ ㄌㄡˊ ㄩˊ ㄆㄧㄢ ㄙˋ ㄒㄩㄝˊ ㄈㄚ)”要怎麼唱才對味。以前都隨便亂唱,現在至少能抓到七八分像,跟香港朋友去KTV終於不用再躲麥克風了。
想學更多粵語發音的話,嵐粵語拼音還有線上資源可以查。比如說想找”蜘蛛紙牌”的粵語怎麼說,輸入”蜘蛛”就會顯示”ㄐㄧ ㄐㄩ”,跟我們玩接龍時喊的”ㄐㄧ ㄐㄩ”幾乎一樣,超好記的。這種學習方式比硬背羅馬拼音輕鬆多了,推薦給所有想接觸粵語的台灣朋友!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開始對粵語產生興趣,尤其是追港劇、聽廣東歌的時候,常常會好奇「嵐粵語拼音是什麼?台灣人學粵語必知基礎」。其實粵語拼音系統有好多種,最常見嘅就係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(簡稱Jyutping),同埋耶魯拼音。對於台灣人嚟講,掌握呢啲拼音系統真係好重要,因為粵語同國語嘅發音差別真係好大,冇拼音真係好難自學。
先講吓Jyutping,佢係用英文字母同數字嚟標註粵語發音,特別係用數字表示聲調,呢個對台灣人嚟講可能比較新鮮。比如「我」字,Jyutping寫做ngo5,個「5」就代表第五聲。下面整理咗幾個常用字嘅對比俾大家參考:
漢字 | Jyutping拼音 | 國語發音 |
---|---|---|
我 | ngo5 | wǒ |
你 | nei5 | nǐ |
佢 | keoi5 | qú |
食 | sik6 | shí |
好 | hou2 | hǎo |
另外耶魯拼音系統台灣人可能會覺得親切啲,因為佢用嘅符號同國語注音有啲似。例如「廣東」嘅耶魯拼音係Gwóngdūng,用咗調號嚟標聲調。不過要注意嘅係,粵語有九個聲調,比國語多好多,初學嘅時候真係要慢慢適應。建議可以從簡單嘅日常用語開始練習,比如「早晨」(jou2 san4,早安)、「唔該」(m4 goi1,謝謝/麻煩了)呢啲。
聽歌學粵語都係個唔錯嘅方法,特別係而家好多廣東歌都有拼音字幕。試吓跟住陳奕迅或者容祖兒嘅歌一齊唱,順便記低歌詞入面嘅拼音,慢慢就會掌握到啲發音規律。記住學語言最緊要係唔好怕講錯,多啲開口練習先會進步!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:「為什麼台灣人需要學嵐粵語拼音?實用性解析」,其實這跟我們的生活比想像中更貼近!雖然台灣主要用注音,但學嵐粵語拼音可以幫我們更輕鬆跟香港、澳門朋友交流,尤其現在港劇、港樂這麼流行,會拼音就能跟著唱粵語歌、看懂字幕,連點港式飲茶都能正確念出菜名,超實用的啦!
先來看看嵐粵語拼音和台灣注音的對照表,你會發現其實沒那麼難:
嵐粵語拼音 | 台灣注音 | 例字(粵語) |
---|---|---|
jyu | ㄩ | 魚(jyu4) |
si | ㄙ | 詩(si1) |
gwong | ㄍㄨㄤ | 光(gwong1) |
nei | ㄋㄟ | 你(nei5) |
學嵐粵語拼音最大好處是能準確掌握粵語發音。像很多人常把「唔該」(m4 goi1)念成「母該」,其實第一個字幾乎不發聲,用拼音學就能避免這種錯誤。而且現在很多香港YouTuber的影片都有拼音字幕,會看拼音就不用一直靠猜的,追劇時連「食屎啦你」(sik6 si2 laa1 nei5)這種經典台詞都能馬上懂!
工作上用到的機會也越來越多,特別是做貿易或旅遊業的。香港客戶傳來文件寫住「尖沙咀」(zim1 saa1 zeoi2),會拼音馬上知道是哪裡,不用再尷尬問人。就連打粵語輸入法,用拼音也比倉頡快很多,我認識的台商朋友都說學了之後跟香港同事Line聊天順暢超多!
最近好多台灣朋友都在問「嵐粵語拼音怎麼學?3個台灣人適用的技巧」,其實學粵語拼音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啦!台灣人學粵語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已經習慣用注音符號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很快就能上手。今天就來分享幾個我自己學粵語拼音的心得,特別適合台灣人的學習方式。
首先要知道粵語拼音和國語注音最大的不同在於聲調,粵語有6-9個聲調(不同系統有差異),比國語的4聲複雜很多。建議可以先從最常用的「耶魯拼音」或「香港語言學學會拼音」開始學,這兩種系統在台灣比較容易找到教材。我自己是用這個對照表來記憶:
粵拼聲調 | 國語近似音 | 例子(粵語) |
---|---|---|
第1聲 | 陰平(55) | 詩 si1 |
第2聲 | 陽平(35) | 史 si2 |
第3聲 | 上聲(33) | 試 si3 |
第二個技巧是利用台灣人熟悉的注音符號來輔助學習。雖然不能完全對應,但有些發音其實很像。比如粵語的「ng」聲母,就跟台語的「ㄫ」發音方式相同。可以把常見的粵語聲母和韻母做成小卡片,每天通勤時拿出來複習,效果超好!
最後就是要多聽多模仿,建議從香港的流行歌或電視劇開始。像陳奕迅、容祖兒這些歌手的咬字都很標準,跟著唱就能自然記住發音。我當初就是每天聽《富士山下》,不知不覺就記住「風(fung1)」、「雨(jyu5)」這些字的發音了。現在香港朋友都說我的粵語有「台灣腔」,但至少他們都聽得懂啦!
練習的時候記得要放輕鬆,不要一開始就追求完美發音。台灣人學粵語最常犯的錯誤就是把國語的發音習慣帶進去,比如把「我(ngo5)」念成「wo」。其實只要多聽多講,慢慢就會抓到那個「港味」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