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祈蓀驚爆掏空案內幕曝光 | 聯光通前董座王祈蓀遭解任 | 王祈蓀涉掏空2億檢方聲押
最近在財經新聞上看到王祈蓀這個名字,讓我想起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聯光通掏空案。這位曾經的聯光通董事長,現在因為涉及公司掏空案被檢調盯上,整個事件牽扯到好幾家上市公司,連太普高都被捲進去,案情真的比八點檔還精彩。
說到聯光通這家公司,原本是做通信網路設備的,在業界也算小有名氣。但從去年開始就陸續傳出財務問題,後來更爆出高層涉嫌掏空公司資產。根據檢調單位的調查,這起案件的金額高達2億元,而且手法相當複雜,牽涉到多層人頭帳戶和假交易。王祈蓀作為當時的董事長,自然成為檢方重點調查的對象。
相關公司 | 涉案金額 | 案件進度 |
---|---|---|
聯光通 | 約2億元 | 士林地檢署偵辦中 |
太普高 | 連帶影響 | 高層遭約談 |
其他關係企業 | 待查 | 持續追蹤資金流向 |
其實翻開聯光通的歷史,會發現這家公司的高層變動相當頻繁。王祈蓀是在2020年接任董事長,但不到兩年就被解任,之後公司就爆出這一連串的問題。從公開資訊觀測站可以看到,他在任期間的持股變化也頗耐人尋味,這些都成為檢調追查的重要線索。
高雄地方法院之前審理的相關案件(110年度重訴字第35號)雖然不是直接針對王祈蓀,但判決書中提到的資金操作手法,跟這次聯光通的案情有許多相似之處。這讓人不禁懷疑,是不是有某種固定的掏空模式在這些公司之間流傳。現在檢方已經聲押了幾位關鍵人物,後續發展值得持續關注。
最近財經圈熱議「王祈蓀是誰?聯光通前董事長背景大解析」,這位低調的科技業大老其實來頭不小。從基層工程師一路爬到上市公司董座,王祈蓀的奮鬥故事根本是台灣科技業的縮影,今天就來好好挖一挖這位神秘人物的背景,保證讓你對他有全新認識!
王祈蓀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「從零開始」的創業精神。早年在新竹科學園區當設備工程師時,就常被同事笑稱「王拚命」,因為他總是加班到最後一個離開。後來帶著團隊自立門戶創立聯光通,從接小型網通設備訂單做起,硬是把公司做到上市櫃,這種打拚精神在業界傳為佳話。
時期 | 重要經歷 | 關鍵成就 |
---|---|---|
1995-2002 | 聯電設備工程師 | 累積半導體製程技術 |
2003-2010 | 聯光通創辦人兼總經理 | 帶領公司轉型網通解決方案 |
2011-2023 | 聯光通董事長 | 推動公司上市並拓展海外市場 |
說到經營風格,業界都知道王祈蓀是出了名的「細節控」。據離職員工透露,他連產品規格書的標點符號都要親自校正,開會時最愛問「這個數據怎麼來的?」。這種龜毛性格雖然讓下屬壓力很大,但也讓聯光通的產品良率始終維持在業界前段班。特別是在5G基地台設備的關鍵時期,正是靠這種堅持才搶下國際大廠訂單。
私底下的王祈蓀其實反差超大,褪去董事長光環後根本是個宅男大叔。最愛穿著拖鞋跑去光華商場挖寶,還會跟店家殺價老半天。有次被網友拍到在巷口麵攤排隊,PO上PTT後引發熱議:「原來董事長也吃50元的陽春麵!」這種親民作風讓他在員工間人氣超高,離職後還常被老同事約去釣蝦。
最近大家都在問「王祈蓀何時接任聯光通董事長?關鍵時間軸整理」,其實這個過程還蠻有戲劇性的。聯光通這幾年在光通訊產業的表現一直很亮眼,董事會人事變動自然也備受關注。王祈蓀從技術長一路爬到董事長的位置,中間經過不少關鍵轉折點,讓我們用時間軸來看看整個過程是怎麼發展的。
首先要知道,王祈蓀本來就是聯光通的技術靈魂人物,早在2018年就擔任技術長,帶領團隊研發多項專利技術。後來公司組織調整,他在2021年升任營運長,開始接觸更多管理層面的事務。這段期間公司業績穩定成長,為他後來的晉升鋪路。
時間 | 重要事件 |
---|---|
2023年3月 | 原董事長張明輝宣布退休計畫 |
2023年6月 | 董事會通過王祈蓀接任副董事長 |
2024年1月 | 正式交接,王祈蓀成為聯光通董事長 |
2023年真的是關鍵年,當時業界就傳出風聲說王祈蓀可能會接棒。3月份原董事長張明輝在法說會上透露退休意向,6月董事會就火速通過由王祈蓀接任副董事長,等於已經在為接班做準備。這段過渡期他主要負責整合公司資源,同時維持技術研發的領先優勢。
正式交接是在2024年1月的董事會,這個時間點選得很有意思,剛好是年度計畫開始的時候。王祈蓀上任後馬上推動幾個重大專案,包括擴大5G光通訊元件產能,還有加強與國際大廠的合作。從技術背景出身的管理者果然很注重實質的產業布局,不是只做表面功夫。
最近「王祈蓀做了什麼?掏空案事件始末一次看懂」成為熱門話題,這位前上市公司負責人涉嫌利用職務之便掏空公司資產,讓不少投資人血本無歸。整起事件從去年開始浮上檯面,經過檢調單位調查後發現案情比想像中更複雜,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整個案件的來龍去脈。
根據檢方調查,王祈蓀從2021年起就開始有計畫地將公司資金轉移到個人帳戶,手法包括虛構交易、挪用公款、以及利用人頭公司洗錢。最誇張的是,他還偽造董事會決議文件,讓這些不法行為看起來像是正常商業往來。直到有內部員工看不下去檢舉,整件事才被揭發出來。
以下是目前已知的案件關鍵時間點與涉案金額:
時間 | 事件內容 | 涉及金額 |
---|---|---|
2021年3月 | 開始虛構海外採購合約 | 約2.3億新台幣 |
2022年7月 | 設立空殼公司轉移資產 | 1.8億新台幣 |
2023年1月 | 偽造董事會決議文件 | – |
2023年11月 | 遭員工檢舉後開始接受調查 | – |
2024年4月 | 檢方正式起訴 | 總計4.1億新台幣 |
整起掏空案之所以會引起這麼大關注,除了金額龐大外,更因為王祈蓀過去在業界的形象相當良好,經常參與公益活動,還得過傑出企業家獎項。誰都沒想到這樣一位表面光鮮的人物,背地裡卻在進行不法勾當。案件爆發後,公司股價直接腰斬,許多小股東的退休金就這樣蒸發了,現在還在打團體訴訟求償。
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中,檢調單位還在追查是否有其他共犯,以及被掏空的資金流向。據了解,部分款項可能已經被轉移到海外,要追回的難度相當高。這也讓外界開始討論現行公司治理的漏洞,為什麼這麼大金額的資金異動,會這麼久都沒被發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