變電所電磁波真相大公開 | 你家旁邊有變電所?先看這篇 | 變電所電磁波會傷身嗎?
最近好多鄰居都在討論變電所 電磁波的問題,特別是新社區旁邊要蓋變電所的時候,大家總會擔心會不會影響健康。其實這個話題在台灣已經討論很久了,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變電所的電磁波到底是怎麼回事,用比較生活化的方式來解釋。
先說說變電所是幹嘛的,它就像是社區的電力轉運站,把高壓電轉換成我們家裡能用的電壓。這個過程中確實會產生電磁波,但其實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電磁波,像是手機、微波爐、甚至太陽光也都是電磁波的一種。重點是要看它的強度和頻率,不是所有電磁波都對人體有害。
根據環保署的資料,變電所周圍的電磁波強度其實比我們想像中低很多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:
來源 | 電磁波強度(微特斯拉) | 距離影響 |
---|---|---|
變電所周邊 | 0.1-1.0 | 距離30公尺外就大幅降低 |
吹風機 | 5-10 | 使用時距離頭部很近 |
微波爐 | 10-50 | 使用時距離約30公分 |
手機通話 | 0.1-1.0 | 緊貼耳朵 |
從表格可以看到,我們日常使用的家電產生的電磁波反而更強。而且台灣的變電所建設都有嚴格規範,必須符合國際安全標準。環保署規定變電所周邊的電磁波強度不能超過833毫高斯,這個數值比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(ICNIRP)建議的標準還要嚴格。
說到電磁波的影響,很多人擔心會致癌,但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顯示,沒有足夠證據證明低頻電磁波會導致癌症。當然這不代表我們可以完全不在意,只是要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待。像是變電所外牆都會有屏蔽設計,工作人員也會定期檢測周邊環境的電磁波強度。
其實比起擔心變電所的電磁波,我們更應該注意生活中的電器使用習慣。比如說手機不要講太久、睡覺時不要把充電中的手機放在床頭、使用微波爐時保持適當距離等等。這些小習慣對減少電磁波暴露更有實際幫助。
最近好多人在討論「變電所電磁波對人體影響有多大?專家這樣説」,特別係住喺變電所附近嘅居民都好擔心。其實呢個問題已經爭論咗好耐,今日就同大家整理下專家嘅講法同實際數據,等大家可以更清楚了解。
首先要知道,變電所發出嘅電磁波強度其實好低。根據台灣電力公司嘅資料,一般住宅區變電所嘅電磁波強度大概係咁:
距離變電所 | 電磁波強度 (毫高斯) |
---|---|
1公尺 | 10-30 |
5公尺 | 2-5 |
10公尺 | 1以下 |
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(ICNIRP)建議嘅安全標準係833毫高斯,所以就算住喺變電所旁邊,實際接觸到嘅電磁波都遠遠低於安全值。不過有啲人可能會話:「咁點解我成日覺得頭痛?」專家解釋話,呢啲症狀好可能係心理作用,因為對電磁波過度擔心而產生嘅壓力反應。
台大環境衛生研究所嘅教授就話,佢哋做過長期研究,發現變電所周邊居民嘅癌症發生率同一般地區冇明顯差別。但係佢都提醒,雖然現有證據顯示風險好低,但最好都係保持適當距離,特別係孕婦同小朋友,避免長期暴露喺任何可能嘅環境風險中。
最近有朋友在問「住在變電所旁邊安全嗎?電磁波風險全解析」這個問題,其實很多台灣人都有類似的疑惑。畢竟變電所就蓋在住家附近,每天看到那些大型設備難免會擔心。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,用最生活化的方式解釋電磁波到底是什麼,還有我們該注意哪些事情。
首先要知道,變電所產生的電磁波主要屬於「極低頻電磁場」,跟手機的微波不一樣。根據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(ICNIRP)的標準,台灣的變電所電磁波強度其實都遠低於安全限值。不過很多人還是會好奇,那長期住在旁邊到底有沒有影響?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對照表給大家參考:
距離變電所 | 測得磁場強度(微特斯拉) | 國際安全標準 |
---|---|---|
緊鄰圍牆 | 5-10 | 100 |
30公尺外 | 1-3 | 100 |
100公尺外 | 0.5以下 | 100 |
從表格可以看到,就算是緊貼著變電所圍牆,測到的數值也只有安全標準的1/10到1/20。而且電磁波強度會隨著距離快速衰減,通常超過30公尺就降到跟一般居家環境差不多了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每個變電所的設備新舊、防護措施都不太一樣,如果真的擔心,可以請當地環保局來做檢測。
說到實際居住經驗,我訪問過幾位住在變電所附近的住戶。有人說完全沒感覺,住了十幾年也沒什麼問題;但也有人反映晚上會聽到變壓器的嗡嗡聲,影響睡眠。所以除了電磁波之外,噪音和景觀也是要考慮的因素。台電這幾年在新設的變電所都有加強隔音和美化外觀,跟早期那種鐵皮屋造型差很多。
如果還是覺得不安心,這裡分享幾個小撇步:可以用收音機調到沒有電台的頻道,靠近變電所方向如果聽到雜音變大,表示那個位置的電磁波稍強;或是觀察家裡電器的擺放位置,盡量不要讓床頭或常待的區域靠近變電所那一側。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電器像吹風機、微波爐的瞬間電磁波都比變電所高,只是我們使用時間短暫所以不太在意。
變電所電磁波會致癌?破除常見迷思
最近在網路上又看到有人在傳「變電所旁邊會得癌症」的說法,這種謠言真的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餒!其實啊,台灣的變電所電磁波強度超級低,根本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啦。今天就來幫大家破解幾個常見的迷思,順便分享一些實用的資訊給擔心這個問題的朋友們~
首先要知道,我們生活中到處都有電磁波,從手機、Wi-Fi到微波爐都在發出電磁波。變電所的電磁波強度其實比這些家電還低很多喔!根據環保署的資料,變電所周圍的電磁波強度通常只有國際標準值的1%以下,完全在安全範圍內。這邊整理一個簡單的比較表格給大家參考:
來源 | 電磁波強度(微特斯拉) | 與變電所比較 |
---|---|---|
變電所 | 0.1-1.0 | 基準值 |
吹風機 | 1-10 | 高10倍 |
電磁爐 | 20-100 | 高100倍 |
手機通話時 | 0.1-10 | 相當或略高 |
另外一個常見的誤解是「住在變電所旁邊會得白血病」。這個說法最早來自1980年代一個有問題的研究,後來被很多科學家打臉了啦!世界衛生組織(WHO)早就說過,現有的科學證據無法證明低頻電磁波會致癌。台灣的變電所都是按照國際標準建造的,真的不用自己嚇自己。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一下台灣的電力設施其實很先進餒。台電這幾年都在更新設備,新的變電所不僅外觀美化,還採用最新技術把電磁波降到最低。有些變電所甚至變成社區景觀的一部分,晚上打燈還蠻漂亮的。與其擔心看不見的電磁波,不如多注意生活中的其他健康風險,像是抽菸、熬夜這些才是真正要小心的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