茱萸怎麼唸?台灣人常搞錯的讀音 | 重陽節必備!茱萸正確發音教學 | 茱萸讀音秘笈,一次就記住

最近有朋友問我「茱萸讀音」到底怎麼念,才發現原來很多人對這個詞的發音不太熟悉。其實「茱萸」在台灣我們都念作「ㄓㄨ ㄩˊ」,就是注音的第一聲和輕聲,聽起來很柔和,跟這個植物給人的感覺很像。茱萸在台灣不算常見,但在古詩詞裡經常出現,像是王維的「遙知兄弟登高處,遍插茱萸少一人」就很有名。

說到茱萸的種類,其實有很多種,最常見的是山茱萸和吳茱萸。這兩種雖然都叫茱萸,但長相和用途差很多。下面這個表格可以幫助大家快速了解:

種類 外觀特徵 主要用途 花期
山茱萸 紅色小果實,葉子橢圓形 藥用、觀賞 春季3-4月
吳茱萸 綠色小果實,有強烈氣味 中藥材(溫中散寒) 夏季6-8月

記得小時候阿嬤常說,茱萸在古代是辟邪的東西,重陽節的時候要插在頭髮上或掛在門前。現在雖然很少人這樣做了,但聽到「茱萸」這個詞還是會覺得很有傳統的味道。它的果實長得很特別,山茱萸是紅紅小小的,看起來很可愛,而吳茱萸的果實會裂開,裡面有黑色的種子。

如果你對植物有興趣,可以去查查「茱萸」的圖片,它的葉子和果實都很有特色。在台灣的某些中藥行也可以找到乾燥的茱萸,不過現在比較少見了。下次看到古裝劇裡提到茱萸,或是讀到相關的詩詞,你就知道他們在說什麼啦!

茱萸讀音

最近在社群上看到有人討論「茱萸到底怎麼唸?台灣人常搞錯的讀音解析」,才發現原來這個看起來很文雅的詞,真的超多人唸錯!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有趣的讀音問題,順便分享一些台灣人容易搞混的類似詞彙。


說到「茱萸」,很多人第一反應會唸成「ㄓㄨ ㄩˊ」,但其實正確讀音是「ㄓㄨ ㄩˋ」,第四聲才對喔!這個詞在古詩詞裡很常見,像是王維的《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》就提到「遍插茱萸少一人」。之所以容易唸錯,可能是因為「萸」單獨看長得很像「愉」、「渝」這些第二聲的字,但其實它真的是第四聲啦!

想知道您2025年的運勢嗎?

免費線上占卜,查看您的本年運程,掌握未來發展!

免費AI八字算命排盤

下面整理幾個台灣人常搞混的讀音,看看你有沒有中招:

詞語 常見錯誤讀音 正確讀音 例句
茱萸 ㄓㄨ ㄩˊ ㄓㄨ ㄩˋ 重陽節要插茱萸
烘焙 ㄏㄨㄥ ㄆㄟˊ ㄏㄨㄥ ㄅㄟˋ 我喜歡烘焙蛋糕
骰子 ㄕㄞˇ ㄗˇ ㄊㄡˊ ㄗˇ 玩遊戲要丟骰子
蛤蜊 ㄏㄚˊ ㄌㄧˊ ㄍㄜˊ ㄌㄧˊ 煮湯要放新鮮蛤蜊

其實這些讀音會搞混真的不能全怪大家,因為台灣的國語教育本來就混雜了不同時期的發音標準。像「烘焙」這個詞,早期可能真的有人唸ㄆㄟˊ,但現在教育部字典已經統一為ㄅㄟˋ了。而「骰子」更是有趣,明明寫「骰」卻要唸「ㄊㄡˊ」,難怪大家會直接看字唸成「ㄕㄞˇ子」。

說到這裡,不得不提台灣人另一個常唸錯的詞——「蛤蜊」。很多人會跟著注音輸入法打出來的「ㄏㄚˊ ㄌㄧˊ」來唸,但其實老一輩的台灣人都知道要唸「ㄍㄜˊ ㄌㄧˊ」才對。這種讀音差異其實反映了語言在地化的過程,就像「番茄」有人說「ㄈㄢ ㄑㄧㄝˊ」也有人說「ㄈㄢ ㄐㄧㄚ」一樣,都是台灣特有的語言現象。

為什麼重陽節要佩茱萸?傳統習俗大揭秘

又到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啦!每次看到老人家身上掛著紅紅的小袋子,裡面裝著茱萸,總覺得好特別。其實這個習俗已經流傳超過兩千年囉,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。古人相信茱萸有驅邪避災的效果,尤其重陽節這天「陽氣」最盛,佩掛茱萸可以平衡陰陽,保佑平安健康。

說到茱萸的功用,台灣老一輩都知道它不只是裝飾品。以前醫療不發達,茱萸的香氣能驅趕蚊蟲,還能當藥材使用。重陽節剛好是秋天轉涼的時候,佩掛茱萸也有預防感冒的用意。現在雖然比較少人真的去採茱萸,但還是有很多家庭會用香包代替,延續這個傳統。


茱萸小知識 說明
主要種類 山茱萸、吳茱萸(台灣常見)
傳統用途 驅邪、藥用、香料
現代替代品 艾草香包、柚子葉
佩戴方式 插在髮髻、裝香囊掛身上

除了佩茱萸,重陽節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。像是「登高」避災,台灣很多地方都會舉辦登山活動;喝菊花酒也是傳統之一,老人家說可以長壽。這些習俗背後都有它的道理,像登高其實是鼓勵大家多運動,對身體好啊!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不知道這些習俗的由來,但跟著阿公阿嬤做就對了,既能傳承文化又能討個吉利。

記得小時候阿嬤總會在這天準備茱萸香包給全家人,說是要「避九九」。那時候覺得香香的很特別,長大才知道原來有這麼多學問。現在市面上也有賣各種文創茱萸香包,造型可愛又實用,年輕人也會買來送長輩,算是新舊融合的表現吧!

茱萸讀音

茱萸在台灣哪裡買得到?在地人推薦採購地點,這個問題其實蠻多人問的,畢竟茱萸在傳統習俗中有避邪的意義,尤其重陽節前後需求特別大。台灣雖然不是茱萸的主要產地,但還是有幾個地方可以買到新鮮或乾燥的茱萸,而且品質都還不錯。

首先推薦的是傳統中藥行,這些老店通常會有乾燥的茱萸,價格也比較實惠。像台北的迪化街、台中的第二市場周邊,都有不少歷史悠久的中藥鋪,老闆們對茱萸的用途和品質都很了解,買的時候還可以順便問問使用方法。另外有些農會超市或特色農產店,在季節來臨時也會進貨,尤其是南投、苗栗這些山區的農會,偶爾會看到當地小農種植的茱萸。

如果想買新鮮的茱萸,建議可以到以下這些市場找找看:

地區 推薦地點 備註
台北 建國假日花市 重陽節前後較容易找到
台中 東興市場 詢問攤販可能有驚喜
台南 水仙宮市場 週末早市機會較大
高雄 三鳳中街 乾貨為主,季節性商品

其實現在網路購物也很方便,不少賣中藥材的網店都有賣茱萸,像是PChome商店街、蝦皮賣場都能找到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網購時記得看賣家評價,避免買到品質不好的商品。另外有些有機小農會在自己的粉絲專頁或網站上販售,這種通常更新鮮,但可能要提前預訂才不會撲空。

最後分享一個小技巧,如果真的找不到茱萸,其實台灣有些替代品效果也不錯,比如艾草、香茅這些都有類似的避邪功效,而且更容易買到。不過如果堅持要用茱萸的話,建議9月底就要開始留意,因為越接近重陽節價格可能會漲,而且選擇也會變少。